因为《金阁寺》和《潮骚》是编在同一本书上的,所以都一起看了。《金阁寺》高二的时候看完了,《潮骚》刚刚看完。
呼,看完《金阁寺》再看《潮骚》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前者个个是变态,追求变态的价值观和变态的哲学(这个变态指非同寻常的),后者是讴歌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每个人都是淳朴自然的人,发生的事也是美好的少女少男的恋爱之事。奇妙的是这本书带来的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每次我闭上眼,都可以听到潮声涨退,和在潮声里世世代代生长的人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来形容这篇小说再好不过了。
但是论文学性《金阁寺》比《潮骚》高了怕不是一点半点,是整整高了一个层次。但要评喜欢,是无论如何都是《潮骚》更有吸引力,我想也喜欢那样的生活。《金阁寺》这种东西读得太累了,读完时脱了一层皮(虽然也非常畅快就是),内容也足以让人致郁,有点像《人间失格》那样,写得不错,也总有人有同感,但要说喜欢这样的小说,心理多少有点不正常了(我的恶意揣测)。
三岛由纪夫这人也是个天才一般的人物,但可惜了,出生于一个思想混乱不堪的年代,天才的敏感不由分说地将其带向极端和死亡。我有时候想,如果三岛能够渡过那个难关,将自己沉淀下来,他可以写出比任何人都更好的文章来,他可真是个天才啊。(要知道我看了这么些书,我觉得算得上是天才的人也只是两只手可以数完的)
因为《金阁寺》和《潮骚》是编在同一本书上的,所以都一起看了。《金阁寺》高二的时候看完了,《潮骚》刚刚看完。
呼,看完《金阁寺》再看《潮骚》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前者个个是变态,追求变态的价值观和变态的哲学(这个变态指非同寻常的),后者是讴歌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每个人都是淳朴自然的人,发生的事也是美好的少女少男的恋爱之事。奇妙的是这本书带来的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每次我闭上眼,都可以听到潮声涨退,和在潮声里世世代代生长的人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来形容这篇小说再好不过了。
但是论文学性《金阁寺》比《潮骚》高了怕不是一点半点,是整整高了一个层次。但要评喜欢,是无论如何都是《潮骚》更有吸引力,我想也喜欢那样的生活。《金阁寺》这种东西读得太累了,读完时脱了一层皮(虽然也非常畅快就是),内容也足以让人致郁,有点像《人间失格》那样,写得不错,也总有人有同感,但要说喜欢这样的小说,心理多少有点不正常了(我的恶意揣测)。
三岛由纪夫这人也是个天才一般的人物,但可惜了,出生于一个思想混乱不堪的年代,天才的敏感不由分说地将其带向极端和死亡。我有时候想,如果三岛能够渡过那个难关,将自己沉淀下来,他可以写出比任何人都更好的文章来,他可真是个天才啊。(要知道我看了这么些书,我觉得算得上是天才的人也只是两只手可以数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