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相关的想法🔗
至今《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是我觉得写得最好、最美的小说之一。
大部分人都是愿意接受过去已成过去,无可挽回的,所以我们接受与爱人的分离,至亲的病逝,种种美好的回忆逐一消散,即使如此也慢慢就这样,也不知道怎么就活过来了。
《追忆似水年华》里,普鲁斯特也是接受这些都是“过去式”的,他的描述是满是那种回忆里特有的缠绵缱绻,我们如此不舍得,但我们是知道这一切已经过去的,但盖茨比他不知道,或者说他不接受。
他不接受爱会消失,会一点点被磨灭,他不接受他曾深爱的那个黛西已经不复存在,眼前这个人只是冠以她名,形以她身而已,她并不是他记忆中那个黛西,但他不相信,不接受。
所以他如此奋力地划动木桨,想要尽全力克服一切障碍——黛西喜欢什么,他就给她什么,黛西想去哪,他就陪她去哪,黛西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但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虚妄而已,他对黛西的爱只是一个梦,一个幻想,一盏长夜里偶尔闪烁的灯而已,他曾可能,也许真正拥有这份爱,但现在那些都已经过去。他甚至也许自己也慢慢意识到这一点,他意识到黛西其实已经不爱他——或者说意识到黛西已经不具备那种“爱”的能力,她不再是那个年轻、天真,说爱就能够爱的黛西了。
盖茨比在黛西身上寄托的,不只是年轻时候的爱,还有一切一切美好的回忆。黛西她象征着那一切我们曾度过的,无可忘怀同时也无可挽回的美好日子,这些才是盖茨比想要追回的一切。
《了不起的盖茨比》不是对爱的追溯,是对一切逝去的、无可追回的、美好的人与事的哀歌,只是爱作为其中的“典型”被选出来“发表讲话”。
盖茨比的死看似是故事情节的意外,但其实是必然。因为无法回到过去,无法再与那一切美好共度的他已然与死去没什么两样。
盖茨比他了不起也许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不像我们一样,划一下没力气就接受了,接受自己将慢慢被河流冲离原来的位置——那里是爱人、至亲、好友跌落的地方,盖茨比他不停地划,不停地划,即使面色红涨、双手酸痛也一刻不停歇,仿佛就好像十七岁的黛西还站在原地等着他回去赴会一样。
最后,我们,那些早已被漂到河流下游的人,看见盖茨比的尸体平躺在小舟上,双手还紧握着船桨。他从上游缓缓流下,经过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对他施以最为崇高的敬意,注目他独自远远流进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