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ll Categories  >  日记  >  2019.01.02: 2018年读书总结

2019.01.02: 2018年读书总结

本来打算在最后一天读完《雪国》,还是没读完,是18年读书上的一个遗憾。

18年托了上了大学又被分到了一个挺闲的专业的福,有了许多的空闲来读书。

第一本记得是在军训时读的村上的《地下》,颇受震动。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灾难起了一种特别的好奇,也许是从看了《细雪》里那一场洪水后又或者什么时候,对像地震、海啸等等等等人们在巨大的外力压迫下的各种行为都感到颇为好奇,这本书稍稍满足了我一些好奇心。

之后慕名读了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看完前两章已经耗费了我所有的文学素养。

好像是今年才开始正式阅读张爱玲的作品,原先颇有偏见,以为只不过一个二流作家而已,后来为此默默在内心磕头请求张爱玲的原谅来着。

看了张的《红楼梦魇》,准确来说,看了前言,这种考证的内容我实在不感兴趣,也读不下去,不过看了前言张爱玲的自述,稍稍了解了张爱玲的性情,喜欢上了这个作家。

之后看了她的短篇小说,又看了《倾城之恋》,对张爱玲的文章颇为感概。她的文章毫不掩饰地表示出了她内心的希望,她不想成为一个王熙凤又或者秦可卿那样的女强人,她有些像林黛玉,不想其他,世事炎凉也好,人情冷暖也罢,她只是想成为一个小女人,能够依偎在爱人的怀抱里便心满意足。 顺带着借张爱玲说一句题外话,也是我内心的一个诉求,就是希望大家在看一个作家时,请多多把注意力放在他/她的作品上,他/她的人生是好是坏,是光明磊落也好,是鸡鸣狗盗也罢,都请只把它当作理解 他/她的作品的参考资料来使用,不要加入道德上的审判,特别请忌讳使用”渣男“、”绿茶婊“之类的刺眼词汇,这样的词汇戾气太重,不是读书时应该使用的字眼。

再说回读的书,除了张爱玲外,今年还遇见了一位非常喜欢的女主角——伍尔夫。读了她的《伍尔夫随笔》,笔触幽默,思路开阔。

伍尔夫是性格与张爱玲十分不同的作家,张爱玲只是想成为一个小女人,像典型的东方市女性的温柔委婉,伍尔夫呢,她则是西方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独立的女性形象,读书做人各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法,但也有与张爱玲相同的在读书上的女性的可爱态度。

诗方面的话意外读到了洛夫,早就听闻了他的大名,但一直没有拜读,偶然在图书馆的新书架上看了他的《洛夫诗手稿》,于是看了起来。洛夫的诗清新脱俗,别有雅致,以我以往看过的作家来对比的话,有些像加强版的余光中,弱化版的北岛。读了许久现代诗杂志上的诗,再次读到大家的诗,对比明显,大家的诗几乎都有一种特别大的优势——就是浑然天成,你丝毫感觉不到雕琢的痕迹,这在现代诗里面真的很难得。

读《聊斋志异》,原来读的是原文,后来被故事的精彩所吸引,嫌看原文太慢于是看起了译文,阅读书中多次掩书,有时感叹,感叹故事情节的精彩,感叹人物形象刻画的形象,感叹其叙事之简洁而却不失叙事的完整的功力,有时落泪,落的泪又有被美好感动的泪,喜极的泪,悲哀的泪,为蒲松龄的用心良苦的泪。更有趣的是,还在里面看到了在我高中学校里那个让我疑惑许久的墓的故事。(《苏母墓》)有位学者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长篇小说的最高峰,《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的最高峰,这句话说的大概不假。

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算是今年读过的对我影响最大的两本书之一了,大概每个正在寻求内心的真理的人都会非常喜欢这本小说。

之二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我不是第一次看了,但是第一次看完。早在初中看《挪威的森林》时就已经被村上强势安利了一波,书里毫不客气地借永泽的口说”只与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交朋友“,那之后打开了这本书的封面,我看了两页便没看了,第二次在高中也是这样,直到今年才来看完。后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以为译本,KINDLE上下载的不知道是谁的译本读着难受极了,后来读姚乃强先生的译本,打通任督二脉,一个礼拜便看完了。书的文笔之优美可以在我看过的西方文学里(看得不多……不止三本就是…)可以排上前三。

看完这本书,想写书评,但是发现还沉浸在书中结尾那种看似开阔实际上却让人难受得要死的情绪中,怎样写写不下去。看完书后也算是十分理解村上为何十分推崇这本书,也算是十分理解笔下男主人公的各种心理和行为了,说实话,由于中村上的毒太深太久了,我实际上是说明白自己的各种心理和行为了,也十分坚定了自己关于所谓交际的想法,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打了一剂强心剂。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某个程度上与《红楼梦》的主题有些类似,最终的结局都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不同的是菲茨杰拉德似乎还在留恋,尽管知道美好的过去已经完全被摧毁殆尽,但仍然尝试去追寻,以极其卑微却虔诚的态度希望回到过去,而曹雪芹却是翻过了跟头,不再留恋,把一切都落得干干净净。

看了的还有《侠隐》,《不时髦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卷,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在流放地》和一些短篇小说,要睡觉了来着就不多说了。

就这样,今年读书有三个小目标:

  • 挑战前苏联、俄罗斯文学,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一群我以前看到名字就颤抖的作家…..
  • 看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 看完前三卷《追忆似水年华》
分类: 日记 
标签日记
发布于:   📝 帮我完善这个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