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越看书越不想考研,考研耽搁我看书了……其实不太关心学术,也不太关心找工作,只是想找个正当的理由继续看书……如果博尔赫斯生在这个时代,他准得每天醉生梦死。
我比不上博尔赫斯,但是也总得克制自己什么都想读一读的欲望,不然就得尽量为自己想读的书找点理由……读《论语注疏》,中哲要考,没问题(会考吧);读《现象学导论》,西哲要考没问题(并不会考x);看《希腊神话的性质》,没问题,论文可能用得着(这确实);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有……敢有问题么?考研考试前天通宵读这本书我也不会觉得过分(老实说有点过分)。
这些都算足够正当的理由的话,那我实在无法解释我为什么还在看《医学史》《艺术的故事》《李商隐传论》《风俗通义》……如果不考虑现实的话,我就想在国图扎营过日子了……不过当然得考虑现实问题,不过对于我来说现实可不是不这么做的借口,只是要合理解决的难题。
这么一大通说下来,说得自己好像是什么求知若渴的什么人物一样,完完全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我当然求知,这是读书的一大乐趣,渴算不上,也没有什么我执。知晓什么当然开心,陷于迷惑也是人生的乐趣。我这么做,甚至于做到他人看起来已经有点不合常理,实在不是因为我是一个爱读书(可以说我爱某个作家,某本书,某篇故事,但对于单单读书这个行为,我保持怀疑;就像我会说我喜欢“吃什么”,而不是说不是喜欢“吃”)或者说求知若渴的人,纯粹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做还不错,一辈子这样也过得下去”,再往深了说这心情也许就跟宝玉想一辈子待在大观园里差不多吧。
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么?可能是我愚钝,我从不这么觉得,也未曾看见。书中什么也没有——荒无人烟,举目尽是凋零与破败,只有一个小孩站在废墟中,悠然自得地和自己的影子玩耍,如此而已。